本報記者 蘆海英 見習記者 霍鋼傑/文見習記者 史晟全/圖
  昨日,一場降雨為盛夏中的省會帶來了一絲清涼,但同時也讓一些城市小疏忽浮出水面。降雨之後有的路面積水,而排水口卻“高高在上”,在積水路段難以“履職”。市城管部門表示:市民發現積水路段可以撥打12319反映,工作人員將及時處理。
  7月7日和8日,一直高溫的省會在一場降雨中迎來了難得的清涼。在雨中,記者發現,從裕華路與體育大街交口開始,自北向南直至槐中路,有相當多的路邊排水口並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。
  記者在這些路段看到,隨著雨水慢慢彙集,路面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水坑,個別地方已經將多半的路面阻斷。在體育大街和槐北路交口北側路東便道上,這些彙集到一起的雨水甚至淹沒了整個便道。而就在離這些大大小小水坑不足數米的地方,一個又一個的排水口以略高於水面的姿態挺立在地面上。不知是什麼原因,這些本應該在雨季發揮作用的排水口竟“巧妙”地避開了幾乎所有的路面低窪處。
  記者隨即採訪了一些在雨中匆匆路過的市民。市民郝先生一邊握著手中的雨傘,一邊小心翼翼地選擇著落腳處,以免踩進水坑裡。經常路過此處的郝先生說,在他的印象里,這個路段幾乎每逢下雨就是這樣。“這段路大坑套小坑”。對於沒有發揮作用的排水口,郝先生表示“這些排水口就像擺設一樣,明明那麼近,卻因為比水面高而發揮不了作用。”
  環衛工人王女士說,這一路段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是“逢雨就淹”。在附近工作的小郭也告訴記者“從我來這裡工作到現在,印象中這裡一直是下雨就出大水坑,最深的時候可以輕鬆地淹沒電動自行車的整個輪胎。排水口就在那麼近的位置,卻起不了作用。”
  隨後記者查閱了相關資料,發現市區內的多處路段都有類似現象,尤其是體育大街、建華大街和談固大街和裕華路、槐中路、槐中路、槐嶺路等幾條道路的交口位置,幾乎歷年都有類似的報道見諸報端。
  經過整理記者發現,這些積水處可以大致分為兩類。一類是由於石市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原因造成的,這種情況主要集中在東南方向,如上文提到的幾處道路交口。另一類路段的地勢相對來說不算特別低窪,但是由於路面附近的排水設施設置並不合理,導致了上文所說的排水口“高高在上”避開水坑的奇怪場面。
  在採訪中,環衛工人王女士一再告訴記者,希望有關部門能解決一下類似路段的這種問題。“每次下完雨就需要到這些重點路段清掃積水,全靠人力拿著掃帚推,一次次地把水坑推進排水口。”市民郝先生和打工者小郭也都表示了類似看法。郭先生更是質疑:“工程方面的知識我不懂,但是設計施工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檢查一下?”
  (原標題:排水口“高高在上”雨天難履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k34ikdk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